「為什麼我才30幾歲,看起來卻比同齡人憔悴?」
「打了玻尿酸,好像變飽滿了,但鬆弛還是解決不了?」
很多30+族群會發現,隨著膠原蛋白快速流失,臉頰不只凹陷,還伴隨鬆、垮、垂的狀況。這時候,單純靠玻尿酸補水或電音波緊膚,可能效果有限。臨床上,我常建議把「再生針」納入治療選項。
但市面上對再生針(晶亮瓷/Radiesse)仍有不少誤解,像是「這是不是骨粉?」、「打了會不會殘留?」今天就讓我一次把再生針的作用、優勢,以及常見的迷思,完整解析給大家。
30+臉部鬆垮的成因
問: 為什麼30歲之後,臉垮得特別快?
- 膠原蛋白流失:25歲之後,每年流失約1%,肌膚開始失去彈性。
- 骨架萎縮:顴骨、下顎骨逐漸流失,臉部結構支撐力下降。
- 脂肪位移:蘋果肌下滑、法令紋加深、嘴邊肉垂出來。
- 韌帶鬆動:固定皮膚的韌帶鬆掉,拉不住上方組織。
「30幾歲的客人常跟我說:『醫師,我感覺臉好像塌下來。』其實不是幻覺,這就是膠原蛋白和骨架一起退化的結果。這時候,單靠能量刺激拉提還不夠,必須補上流失的體積與支撐,才能真正改善鬆垮感。」
再生針的原理與優勢
再生針是什麼?
- 學名:Radiesse(瑞得喜),俗稱晶亮瓷、微晶瓷。
- 成分:30% 羥基磷灰石鈣(CaHA)微晶球 + 70% CMC 凝膠載體。
- 作用:凝膠立即填充 → 微晶球形成「支架」 → 刺激自體膠原蛋白新生。
臨床優勢
- 立即支撐、填補凹陷
- 長期刺激膠原蛋白增生
- 支撐度高、不易位移
- 效果持久(約12–18個月)
我常把再生針比喻成『蓋房子先打地基』。CMC凝膠像是立刻搭起的臨時支架,讓臉馬上澎起來;而CaHA微晶球就像建材,能刺激膠原蛋白慢慢長出,形成新的結構。這樣的雙效設計,對30+開始垮下來的臉型特別適合。相比再生針的競品『洢蓮絲』,再生針(晶亮瓷)增生膠原蛋白的量雖然比較少,但過程也比較溫和,適合在想要漸進式改善狀況的客人。

再生針常見迷思與澄清
誤解一:再生針是「骨粉」?
- 誤解來源:因為成分含有「鈣」而被誤會。
- 真相:它是醫學用的CaHA微晶球,顆粒大小固定、光滑圓潤,完全不同於骨科用的骨粉。
在醫療領域裡,晶亮瓷(Radiesse)其實並不陌生。早期它就被廣泛應用於聲帶矯正以及女性尿失禁治療,臨床表現一直相當穩定。直到2002年,歐洲開始將晶亮瓷引入醫學美容,從此打開了全新的篇章。短短幾年,它的效果與安全性便受到肯定,不僅席捲美國市場,更在2009年正式引進台灣。
目前,晶亮瓷已獲得超過60個國家的核准上市,全球累積使用量早已突破千萬支。它不僅擁有歐盟CE、美國FDA以及台灣衛福部TFDA的嚴格認證,更有超過160篇學術研究文獻支持,透過X光、電腦斷層、MRI等影像學方式,都一再證實其安全性。對我們臨床醫師來說,這就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與科學驗證的可靠選擇。
在臨床上,晶亮瓷(Radiesse)的成分其實很單純。它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:一是直徑約 25~45 微米的「羥基磷灰石鈣(CaHA)微晶球體」,另一則是與人工淚液成分相近、能被人體完全代謝的 CMC 凝膠。這兩者各自扮演不同角色:CMC 凝膠因為具備高度黏彈性,能提供立即的填充與支撐;而 CaHA 微晶球則像是一個「膠原蛋白支架」,能啟動自體修復機制,刺激膠原蛋白長在這些晶球之間,讓效果更自然、更持久。
隨著時間推進,無論是凝膠或是晶球,最終都會逐漸降解為鈣離子和磷離子,被人體的巨噬細胞代謝後安全排出,不會殘留體內。換句話說,它的「100% 生物相容性與可分解性」已經獲得醫學證實,臨床上是非常安全的材質。
至於很多人因為看到「鈣」這個字眼,就直覺以為晶亮瓷等於「骨粉」。事實上,它和骨科或牙科常用的人工骨粉材料完全不同。如前所述,晶亮瓷的組成大約是 30% CaHA 微晶球搭配 70% CMC 凝膠;而人工骨粉則常見 60% HA 加上 40% β-TCP。兩者在結構與應用上有很大的差異,這也是為什麼晶亮瓷能夠應用在醫美領域,並且被廣泛接受。
所以,再生針絕對不是拿骨粉打進去,也不會在臉上長骨頭。因為我們皮膚真皮層根本沒有成骨細胞,它只會代謝成鈣離子和磷酸鹽,最後被身體自然吸收。因此這與骨粉,除了在組成上的材料不同之外,再生針的微晶球無論是在大小或是外觀上,都和骨粉有著極大差異,功用也大不相同,消費者真的不必要一知半解的自己嚇自己。
誤解二:再生針會殘留或鈣化?
- 誤解來源:網路分享的失敗案例。
- 真相:國際臨床證實,Radiesse會在約2.5年內完全代謝,不會殘留。所謂硬塊,多數是注射層次不對或劑量過多,在單一層次或部位過量的注射,不管是什麼產品都容易造成殘留。
「很多人問我:『會不會有殘留?』答案是:正確施打不會。反而是技術不到位,才容易造成硬塊或外觀不自然。所以選對醫師,比選產品更重要。」然後,仍有消費者會莫名擔心,再生針(Radiesse)的成分:「羥基磷灰石鈣(CaHA)微晶球體」,那打進去皮膚裡會不會長出骨頭呢?其實這種擔心則根本是多餘的。原因很簡單:我們的真皮層裡並沒有「成骨母細胞(osteo-progenitor cells)」或「成骨蛋白質(bone morphogenic proteins)」,所以根本不具備生成骨頭的條件,所以完全毋需擔心所謂的『鈣化』等焦慮。
再來,再生針裡的 CaHA 微晶球並不是骨頭,而是存在於骨骼與牙齒中的「礦物質成分」。這些顆粒會隨著時間逐漸分解成鈣離子和磷離子,透過身體的自然代謝被安全排出,真的不會在皮膚裡形成新的骨頭啦!臨床上,全世界已經累積超過一千萬支晶亮瓷注射經驗,至今根本就沒有任何案例出現「成骨」或「鈣化」的情況。而且,從 X 光片或 CT 電腦斷層掃描中也能清楚分辨:再生針的填充劑和周圍的骨骼結構完全不同。這些科學與臨床證據,都再次證明它是既安全且值得信賴的。
誤解三:再生針打了會失明?
- 誤解來源:混淆微整注射的共通風險。
- 真相:所有填充劑(包括玻尿酸)若誤打血管都可能造成栓塞,並非再生針獨有問題。安全關鍵在於醫師技術與操作。
「失明不是產品的問題,而是施打位置錯誤。再生針有它適合的安全部位,像是下臉輪廓、下顎線、法令紋、臉頰。但鼻子、額頭這些高風險區域,我們臨床上都建議經過有經驗的醫師評估後再使用。」
| 迷思 | 事實 | 臨床說明 |
| 是骨粉 | 不是,為 CaHA 微晶球 | 結構/用途不同、可完全代謝 |
| 會殘留/鈣化 | 正常代謝不殘留 | 約 2.5 年內可代謝 |
| 容易失明 | 風險與部位/技術相關 | 紅區(鼻/眉心/前額)需高警覺 |
表一 常見的迷思與事實
◽填充物注射為什麼會影響眼睛?哪些部位最需要小心?
在臨床上,我們最擔心的填充物併發症之一,就是眼部血管阻塞造成的視力問題。國際統計顯示,從1906年到2023年間,全球已累積不少相關案例。這些數據告訴我們,風險與操作部位息息相關。
01.最高風險區域
- 鼻子:是最常見的高危險區域,因為鼻部血管與眼動脈有密切連結,案例數量占了大宗。
- 眉心(Glabella)與前額:同樣屬於眼動脈供血區,一旦誤入血管,視力併發症風險極高。
02.中度風險區域
- 法令紋(Nasolabial Fold):案例數雖然低於前三者,但在統計上仍屬於不可忽視的部位。
03.其他風險區域
- 像是太陽穴、眼周、臉頰、唇部甚至下巴,案例較少,但通常與高危險區域合併注射時,仍可能出現問題。

根據(1906–2023統計)引發眼部併發症的較高風險部位有:
- 鼻子(Nose):風險最高,占比超過所有案例的一半以上。
- 前額(Forehead)與眉心(Glabella):次高風險區域,案例數接近鼻子的二分之一。
- 法令紋(Nasolabial Fold):案例數明顯低於前三者,但仍屬高風險區域。
- 其他部位(太陽穴、眼周、臉頰、唇部、下巴):案例雖少,但常見於與高風險部位合併注射時發生。
很多人以為產品不同(例如玻尿酸、晶亮瓷),風險會大不相同,其實更重要的關鍵是——注射的層次、劑量與醫師操作經驗。尤其鼻子、眉心與前額是最需要小心的高危險區,與眼部血管相連,發生視力併發症的比例最高。而無論是玻尿酸或晶亮瓷,注射層次與方式都決定了風險高低。
國際數據顯示,1906–2018 與 2018–2023 的案例趨勢一致,即使在2018年後,使用新世代產品,眼部併發症的案例比例並沒有明顯下降;至於下巴、臉頰等部位雖案例較少,但仍常與高風險部位合併注射時發生。
這也提醒我們:安全不是來自產品,而是來自正確的操作,因此醫師的臨床經驗與操作技術仍是最為關鍵。也因此,在決定療程之前,務必要挑選熟悉解剖構造、具備臨床經驗的專業醫師,才能在追求美麗的同時,把風險降到最低。
哪些族群適合選擇再生針?
- 30–50歲,開始出現臉部鬆垮、凹陷。
- 法令紋、嘴邊肉明顯,覺得臉「往下掉」。
- 想要同時「補體積+拉提」而不是單純填充。
- 打過玻尿酸,但覺得維持度或支撐度不夠。
「再生針對於30+的輕中度老化特別適合,因為它不只填補,更能讓臉的基底結構變穩固。這樣做出來的效果會比單靠玻尿酸更自然、也更耐久。」

效果期待與限制
- 效果立即+持續性並存,約1–1.5年。
- 適合做「賦活肌支撐術(6點拉提)」強化骨架。
- 需注意:不適合過淺層施打;不建議用於鼻子、額頭等高風險區域。
☑️臨床提醒:
這裡我仍要提醒大家,各類型的膠原蛋白再生針『都不是一勞永逸、一針萬用的』。必須針對個人的輪廓及面部缺失去針對性的改善,尤其不能代替埋線拉皮手術,也並不是想填哪就填哪裡。應該要針對病人的適應症、對的部位去施針,關鍵是醫師的專業技術及臨床經驗做精準判斷,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
Q&A 再生針常見疑問
Q1:再生針可以維持多久?
A:通常1–1.5年,依個人體質與生活習慣而異。
Q2:再生針會鈣化或殘留嗎?
A:不會。它會代謝成鈣與磷酸鹽離子,完全吸收。硬塊多半來自錯誤注射技術。
Q3:再生針和玻尿酸差在哪?
A:玻尿酸偏向「保濕填充」,再生針則是「支撐+刺激膠原蛋白再生」,效果更持久。
Q4:注射後要注意什麼?
A:避免壓迫注射區(戴眼鏡、壓臉睡)、避免劇烈運動或高溫環境3天內,並加強保濕護理。
Q5:再生針(晶亮瓷)與洢蓮絲差在哪?
A:兩者都屬於「膠原蛋白增生劑」,但原理不同:
- 再生針(晶亮瓷 / Radiesse):由 CaHA 微晶球構成,支撐力強,適合需要結構拉提、立即補體積的人,效果偏向「輪廓雕塑+膠原新生」。
- 洢蓮絲(Ellansé,俗稱少女針):主要成分是 PCL 微型晶球,刺激膠原效果更強,代謝期更長,適合追求「長效膠原增生」與「自然精緻感」的人。
▍結語
再生針絕對不是「骨粉」,也不會鈣化殘留。它是一種安全、被國際認證的膠原蛋白增生劑,特別適合30+開始面臨老化、骨架引起的面部鬆垮、想重建面部支撐感的人。
關鍵不在於產品本身,而在於醫師是否了解你的臉型狀態、選對注射層次與劑量。
☑️臨床提醒:如果你也正為臉部鬆弛、凹陷或輪廓下垂而苦惱,歡迎到花千樹美學診所,讓我親自為你評估,找出最適合你的專屬治療方案。
專欄作者|許庭嘉 醫師
花千樹形象美學診所 院長
專業經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、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專科醫師、台灣亞太美容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與理監事 、台灣形體美容整合醫學會會員 、2019年度台灣第一屆金線獎百大線雕名醫冠軍2020年度台灣第二屆金線獎百大線雕名醫評審、 洢蓮絲ELLANSÉ ®少女針國際原廠認證講師、鈴鐺線Siloutte Soft/Instalift ®鈴鐺線國際原廠認證講師、美特拉拉提線 Meteora ®原廠認證講師、MERZ®原廠認證講師、晶亮瓷Radiesse®原廠認證講師、保柔緹玻尿酸原廠認證講師、天使肉毒®原廠認證講師、比利時優若密抽脂原廠認證醫師、舒顏萃Sculptra®聚左旋乳酸原廠認證醫師
專長領域 皮秒雷射除斑、色素治療 各類光療與雷射皮膚治療 注射治療(肉毒桿菌、玻尿酸、洢蓮絲) 整合型客製化醫美療程設計



